最新消息
新聞稿
胸椎壓迫性骨骼後併發骨髓炎/于國藩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胸椎壓迫性骨折後併發骨髓炎 作者:于國藩醫師
個案背景
68歲,女性,糖尿病與尿道炎病史,三個月前跌倒背痛,醫學中心診斷為胸椎11~12節壓迫性骨折;骨質正常,採保守治療方式,有併發尿道炎。
本院就診
背痛漸加劇,左下肢疼痛,無力至無法行走,以輪椅代步,但無發燒。
檢查
發炎指數升高(ESR137,CRP4.79),白血球數正常(4810)。經核磁造影檢查發現胸椎12節有嚴重骨髓炎;也有脊椎旁膿瘍與神經壓迫。
![]() |
治療方式
醫師評估後安排進行清創手術、後路減壓、後胸椎固定融合手術,進行細菌培養診斷結果為大腸桿菌,血液、尿液也發現有感染現象。施予靜脈抗生素四週。
![]() |
![]() |
![]() |
治療成果
背痛症狀已消失,膿瘍及神經壓迫等症狀經過手術後已改善,並且可以獨立行走。
醫師小叮嚀
1.脊椎骨髓炎若危險因子愈多,免疫力不佳,愈容易發生。
□年紀大(大於50歲) □糖尿病 □尿道處置 □先前之脊椎骨折或手術
□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類固醇 □藥癮 □愛滋病,等等…。
2.常延誤診斷,一半病人不會發燒,一但發生敗血性休克與癱瘓會
相當嚴重,核磁造影是確診的利器。
3.脊椎骨折後,至少要門診追蹤半年,看有無再骨折、神經壓迫或
感染等發生,脊椎感染正確診治仍可完全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