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園地

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相關性疾病

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相關性疾病

作者介紹:

潘永生 腸胃內科醫師
專長:■ 一般內科 ■ 胃腸肝膽疾病之診治 ■ 內視鏡檢查(胃鏡、大腸鏡)
           ■ 腹部超音波檢查 ■ 早期大腸直腸腫瘤內視鏡診斷與治療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郭先生是一位65歲男性病患,於門診就診時主訴尤其是在半夜會因為上腹部不舒服的問題而醒來。經由醫師詳細問診發現病患在幾天前曾因關節痠痛打針吃藥所以懷疑病患很可能是因為關節痠痛打針吃藥而造成急性胃潰瘍。因此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內視鏡檢查,結果顯示真的因為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引起的急性胃潰瘍。
  醫師立即開立潰瘍藥物治療後上腹部不舒服症狀明顯改善。

藥物發展的過程

  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柳樹皮具有一定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1838年人們從柳樹皮中提取得到水楊酸,並在1860年人工合成了這種化合物;1875年,人們發現水楊酸鈉具有解熱鎮痛抗炎作用而用於臨床治療。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用水楊酸與醋酸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8年供職於拜爾藥廠的德國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又進行了合成,並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療效極好;1899年由德萊塞(Dreser)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目前應用最多的藥物之一。
  唑酮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是對抗瘧藥奎寧進行結構改造的產物,最早的唑酮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是安替比林,於1884年用於臨床,但由於可能引起白血球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的不良反應被逐漸淘汰,中國於1982年停止使用安替比林,但由安替比林經結構改造開發出的 唑酮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仍在臨床活躍地使用。包括布洛芬在內的芳基烷酸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一類新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人們根據一種炎性介質5-羥色胺的結構進行改造,於1961年合成出了 美辛,該藥的抗炎活性是可的松的 5倍。1952年保泰松問世,開始使用NSAIDs名稱。

常見因藥物引起的併發症

  由於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具有非常好的止痛、退燒、消炎效果。因此在臨床上被廣泛運用。雖然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具有非常效果,但是此類藥物也經常引起病患其他器官的併發症。其中以急性消化性潰瘍最常見,有些病患甚至併發大量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胃穿孔導致必須接受緊急開刀治療。除了會導致急性消化性潰瘍的發生也會誘導慢性消化性潰瘍容易復發。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引起的急慢性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為大家所熟知。其實也會導致小腸以及大腸直腸急慢性發炎性疾病。
  美國的臨床藥物試驗證實短期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也會導致小腸潰瘍,長期服用會引起缺鐵性貧血(70-80%)。大腸直腸急慢性發炎性疾病方面證實短期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會引起急性出血性腸炎,長期服用會引起慢性潰瘍,甚至導致大腸阻塞。

高危險群服用要小心

  不是每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的病患皆會引發腸胃方面的併發症。但是以下所列病患因疾病而需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必須注意。

(1)年齡大於65歲。
(2)女性。
(3)過去患有消化性潰瘍疾病史。
(4)合併其他內科性疾病之病史。
(5)合併使用阿司匹靈或其他抗凝血劑的患者。
  以上所列病患因疾病而需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時可考慮使用第二代非固醇類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抗發炎性藥物以降低腸胃方面併發症的發生(50%)。
  除了腸胃道以外,醫學研究報告也指出 25%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性藥物的病患會導致急慢性肝炎的發生,部份的病患會導致急慢性腎炎。
  在治療疼痛的各種方法中,藥物療法是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對於某些對藥物療法有限制的病人,就可能應該採用藥物以外的方法治療,在「疼痛診療科」除了藥物以外、亦常使用非藥物療法,而且是專業的特殊療法,包括光線刺激療法(氙光及雷射治療)、各種神經阻斷術、硬膜外阻斷術及介入性疼痛治療等,都是很有效而幾乎沒有副作用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