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園地

預防跌倒報你知

預防跌倒報你知

(一)預防跌倒的重要性
  被封為台灣歌仔戲四天王小明明,年初在家跌倒,送醫後仍回天乏術過世,享年75歲!
  跌倒竟然也會造成這麼大的傷害,老人跌倒議題再度引起大家的關注!
  根據美國的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台灣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中,跌倒是僅次於車禍的第二大奪命元凶,說明我們不容忽視老人跌倒造成的傷害。跌倒是指從站立、坐姿或行走間,突然不預期的跌落接觸地面。老人跌倒易造成嚴重傷害的原因,不單純因為其跌倒發生率高,而是由於老人常合併有共存疾病(如:骨質疏鬆)以及老化相關功能減退(如:反射變慢)等問題,導致因跌倒造成較嚴重的傷害。
  依據調查,最常跌倒的地方就是在家中,比率有56.3%,最常見是從椅子、床上起身時,因為姿勢性低血壓,眩暈而跌倒,其次才是在家中濕滑場所,如浴室、淋浴間、廁所不慎失足。老人跌倒造成的身體傷害,以下肢骨折、頭部外傷、上肢骨折以及髖骨為主;有些長輩因有跌倒經驗而害怕再跌倒,因此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因此,學習居家預防跌倒知識,格外重要。

(二)老人跌倒的高危險因子
 1.年邁而肢體無力。
 2.意識不清楚(方向感差、躁動混亂)。 
 3.因肌肉、關節疼痛,導致行走無力困難或肢體障礙。
 4.視力模糊
 5.營養不良、虛弱、頭暈。
 6.因服安眠藥、鎮靜劑等引起頭暈、走路不穩。


(三) 預防跌倒的方法


 1.運動
  老人規律運動不能少,以加強下肢肌力、身體柔軟度和平衡,運動訓練的介入通常可以分為六大類,即步態及平衡訓練、肌力訓練、柔軟度、活動 (像是太極拳或是跳舞)、體力訓練和耐力訓練, 這些訓練運動可以組成多樣化的運動安排,研究證實可以顯著地減少跌倒風險。


 2.提高對藥物認知及適當調整藥物服用鎮靜安眠藥物者,會有頭暈或步態不穩情形,服用者及家屬應有正確認知
,必要時可與醫師討論,適當藥物調整,以減少跌倒發生風險。


 3.居家環境改善及輔具使用居家要有適當的亮度,走道通暢、勿堆積物品,浴廁要能防滑有扶手,當姿勢由臥姿起立為立姿時,血壓在瞬間會降低,引起「暫時性」的腦部血液循環不足,而有暈眩症狀,容易造成意外跌倒、摔倒
,建議下床或起身動作要緩慢,先在床邊稍坐片刻,以防發生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視力模糊或行動不便者,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並隨手可得之處,走動有人陪同。穿大小合宜衣服及鞋子,出門則要攜帶手杖、輔具等。


※圖取自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